微信扫一扫
在线会员
绷紧是指击球瞬间手腕和手指处于绷紧状态,同时身体的相关部分也处于绷紧状态,而不是松弛状态。其目的是尽量不让球拍反冲,保证球拍与身体的主要部位构成一个整体(这一点很多业余爱好者不太注意),使身体的一部分动能也与球拍动能一起转化为羽毛球的动能。其转化过程是这样的:击球时经过碰撞,使球拍和身体的动能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,再由弹性势能转化为羽毛球的动能。如果球拍被反冲,即被反弹,一是说明有一部分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球拍的动能,羽毛球所获得的动能必然减少,速度不够;还说明了在击球瞬间关节没有绷紧,导致手臂动能基本没有参与转化为弹性势能。可以这样说,球拍被反冲,就意味着浪费了很多能量。
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球拍不反冲呢?关键在手指。要在击球时正确运用好手指的作用,正手击球时,拇指在下,食指在上,击球瞬间手指扣紧球拍(而击球前是比较放松);反手击球时,则拇指在上,食指在下,可在网上观看《正手握拍》和《反手握拍》的视频。这里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主要有两个:一个是握拍时用虎口卡住拍柄(好象握苍蝇拍一样),这样,虎口就构成了一个支点,造成击球时球拍绕虎口向后转动;另一个错误是反手击球时未改用“反手握拍”,仍然采用正手握拍动作,使到拇指失去了“顶压”作用,球拍可以绕大拇指向后转动。无论是正手握拍还是反手握拍,都不能用食指和拇指夹住同一位置,而应该上下错开,使之产生一个“力臂”,并利用位置在上的手指的顶压作用产生力矩来抵消球拍的后旋,从而达到绷紧的目的。这里要防止一种认识上的误区,认为在反手击球时要靠大拇指来发力,这不仅容易造成大拇指关节受伤,实际上也不能增加球的速度。除非是网前小球,在其他时候,拇指仅在最后一刻起到“顶压”的作用。
由于一般在用力的时候通常都会绷紧腕关节和肘关节,所以在这里,作者特别强调的就是手指的绷紧。
述原理可以解释一个现象:为什么在反手接对方的杀球时,很难把球回到较远处?这主要是来球速度快,在来不及把正手握拍转换成反手握拍时匆忙应对,就算能转换,也因为球速快而导致手腕绕腕关节向后转动(反冲)。
解决的办法是击球时先“引拍”,其目的有二,一是通过引拍获得向前的速度,增大对羽毛球的“冲量”,二是利用引拍的滞后效应,待来球的速度较小时再击球。由《动量定理》可知:在球受到的冲量一定时,来球速度越小,被反弹的速度越大。